
大运河风情聊城故事之姊妹俩与黄金花
很久以前的一天,大雨下了一夜,拂晓时分雨住了,天晴了。十六岁的女孩阿馨,一大早来到大运河边的一处天然花园散步。雨后的花园一片清新,被雨水洗涤后的树叶绿得发亮,花瓣上顶着一颗颗晶莹的水珠。她在一簇花丛下的地上,忽然发现了一只蝴蝶,浑身沾满了泥水,身体微微抖动,奄奄一息。阿馨急忙弯腰把它轻轻地捡了起来,捧在手里。来到池塘边,用清水小心翼翼地把它翅膀和身上的泥水洗
大运河风情聊城故事之教授与猎人
在鲁西流传着这样一个寓言故事,教授在山中与猎人巧遇,二人在林间山路结伴而行,教授问:“你懂文学吗”?猎人答:“我不懂。”教授说:“那么你的生命就失去了一半。”教授又问:“你懂哲学吗?”猎人答:“我不懂。”教授说:“那么你的生命又失去了另一半。”二人继续前行,这时猎人忽然发现前方百步外,有两只狼正向他们走来,猎人便问教授:“你有对付狼的办法吗?”教授说:“我没
大运河风情聊城故事之厨师择业的故事
从省城济南烹饪专业毕业的学生肖明,回到家乡聊城,三天后吃过早饭,骑自行车在城内大街小巷转了转,目的是想找个酒店厨师的工作。他来到北关街运河畔,绿柳掩映下的一个“运河大酒店”,门口墙上用粉红色的纸写着一个招聘厨师的告示。他下车仔细一看,上写:因本店业务需要,现招聘三个实习厨师,实习半月后,选一名留下,月工资三千元,另加奖金。他一看日期,已是最后一天了。他壮了壮
大运河风情聊城故事之替人挨打
在大街上,一个送货归来的老汉,为躲闪忽然疾驶而来的摩托车,一扭车把,不小心碰着了一个小青年,老汉急忙下车赔礼道歉。小青年一伙三人,都是街上的地痞混混,喝得酒气熏天,不容分说,上前便是拳打脚踢。这时忽然闪过来一个青年,双臂张开护着老汉,并厉声喝道:“光天化日之下,三个青年打一个老头,真是无法无天!”其中一个地痞说:“老家伙撞了人,就得在他身上出出气!”“要出气
大运河风情聊城故事之月古门市
清乾隆年间,河北有个在南方任州官的刘大人。这刘大人才学渊博,书法驰名。一日,带着十五岁的儿子返乡省亲。时值寒秋,刘大人和儿子自杭州乘船,沿京杭大运河北上,因儿子是个文弱书生,经不起秋风水路的周折,出行不远便染上风寒,食水难进,呻吟不止,刘大人心如火燎。经码头医生望闻问切,说是此乃常见小疾。谁知服药多剂并无疗效。刘大人水路上几进码头,几经求医,儿子的病仍无好转
大运河风情聊城故事之殿试选能
从前有个皇帝招贤纳仕,要在全国选拔智慧超凡的能人,充实地方官吏。于是诏告天下,令各级官府逐级选拔推荐,凡经殿试考中者,便可授予官职。第一批推荐到京城的考生共有四十人。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亲自主持,并设有两名监考官。皇帝出的第一道题目是,让考生在巴掌大小的考卷上,半个时辰内写出一万个正楷字。考生接卷后,有的拿出小号的毛笔,有的戴上老花镜,在考卷上认真地用比米粒还
大运河风情聊城故事之刨银子
从前,在鲁西平原上有这样一户人家,夫妻俩膝下有两个儿子,都到了成婚的年龄。有人给长子介绍了几个对象,都因家里穷,房子破没有成。为此事父母整天发愁。这天父母在屋里商议,想把后园埋在槐树底下,上辈留下来的银子刨出来,分给他弟兄俩一人一半结婚用。不料父母的谈话被老二偷听到了。老二想,两人分了不如我自己独得,于是就偷偷地把银子刨出来藏好,又把盛银子的空坛子埋到原处。
大运河风情聊城故事之朱元璋与醋
小时候,听村上的老人说,在安徽凤阳一带,至今流传着朱元璋的母亲讨饭吃鱼骨的故事。元朝末年,濠州钟离乡有一个大地主,家财万贯,良田千亩,房舍百间。他先后娶了三房太太,大太太生有二女,二太太生有一女,三太太婚后一年多也未怀了孕。他虽是方圆百里的首富,但常为两件事忧愁:一是虽娶三房太太,至今未有子嗣,不能延续香火;二是家族里没有当大官的,只有钱财,没有权势,在社会
大运河风情聊城故事之爱占便宜的秀才
清朝时候,东昌府有个书生,念了半辈子书,每次考试都是名落孙山,结果功不成名不就,最后还自称是个“秀才”。这秀才虽没多大学问,却到处卖弄文才,动小心眼占小便宜,闹出的许多笑话叫人哭笑不得。一年阳春三月,附近镇上有庙会,秀才闲着没事,便到会上游玩散心,方便时讨个小便宜。逛至晌午,觉得又渴又饿。走到一家饭店门口,见香气扑鼻的白面大肉包子,秀才馋得垂涎三尺。想饱餐一
大运河风情聊城故事之儿子钉木盒
从前有一家,夫妻二人有个儿子,还有一个母亲。儿子在城里做生意经常不回家。母亲年老多病,常年卧床。时间一长,儿媳伺候婆婆就很不耐烦,心里常常抱怨自己命苦,摊上一个不死不活的病婆婆。后来婆婆双手颤抖,吃饭时经常把饭洒到被子上,有时还把碗打碎,于是常常遭到儿媳的虐待和呵斥。儿媳便请人做了个长方形的木盒子,吃饭时将干粮掰到盒子里,再放上点咸菜或盐粒,舀上粥饭,像喂狗